陶瓷企业离大家居还有多远?

家居圈

深度、有料,给你不一样的家居圈!

今天将从市场上看到及听到的前线炮火声,给大家以启迪。

01

在体制内改制,如同“皇帝的新装” 

家居建材行业有个通病,就是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涉足另一个行业后,后入的那个版块总是显得不尽如人意,比如东鹏瓷砖与东鹏洁具、箭牌卫浴与箭牌瓷砖,哪怕是欧派,欧派卫浴依然没办法成为卫浴行业的绝对巨头。似乎书香门第很难出攻城拔寨的猛将,而将门虎子在摆文弄墨方面却总不尽如人意。症结到底出在哪里?

个人认为,体制的局限性决定了很难打破原有的营销模式和思维习惯。

首先,老板的视野和格局很难突破。

改革开放诞生的批企业家很多是靠胆量和形势发家致富的。如今国内外经济形势、营商环境及科技迭代、消费者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让许多企业家看不懂、看不清、看不准。

其次,团队及管理人才的缺失。

往往开展一个项目,团队依然是之前的那帮元老,这如同让一个渔夫上山打猎。或者是从完全不相关的领域请些职业经理人来操盘。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是李东来。恰当的方式,还是想进军哪个领域,找哪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比较适宜。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原有的营销模式和组织体系也不够支撑。

每个行业甚至细化到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营销模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有些优秀的企业,可能是它的营销模式、运营及财务管理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在某个领域做得比较突出,但是,换到另外一个赛道,并不一定适用。

我们应该抛弃那些“自以为”。这个在岩板产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2020年,行业大堆的学者专家鼓吹岩板是万亿级蓝海市场,他们的依据是陶瓷、石材、定制、家具、卫浴行业有多少市场容量,岩板一下子似乎成为了陶瓷企业进军泛家居市场的核武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解决这些泛家居行业异业厂家到商家痛点之前,他们的容量和您没有一点关系。

02

全岩定制是“伪命题”

欣喜的是,优秀陶企一直在探索大家居之路。无论是鹰牌生活家、还是东鹏整装,抑或是蒙娜丽莎,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并融入大家居。哪家企业能率先找到密匙、寻到宝藏,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以岩板作为进军大家居的基材或主材,却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首先,岩板略显冰冷的属性不符合中国五千年来,用户对家的期待和情感需求。家是温馨的、柔软的。木比石更温馨、更柔软。为什么衣柜和橱柜的“柜”是木字旁,而不是“石”字旁。岩板更接近于“石”,而非“木”。钢铁再坚硬、再耐磨,也只能作为战士的盔甲或头盔,不可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衣服。

就拿定制行业来说,无论是欧派还是索菲亚这些流量定制品牌,无论是威法还是图森这些高端定制品牌,岩板只是其产品中极少的一部分材料,比如部分橱柜台面、衣柜的点缀局部或是墙面局部背景,都并未开始大面积铺开使用。再看卫浴行业,当红小生岩板浴室柜,也遇到了漏水、盆地脱落及与陶瓷盆结合处的霉变等等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在目前的家居、家具类市场,板式及木作依然高端消费群体的所拥趸,可以从高端定制的产品中了解到,无论是木里木外,还是图森威法,板式依然为主打。同时,整木品牌大家也可以留意下,更受设计师所喜爱。

此外,岩板的安装交付是硬伤。很多定制及家居企业是从不锈钢或板式产品发展起来的,他们对这些材质的加工游刃有余。他们的经销商也对于这类产品的加工和安装非常精通,但岩板是陶瓷行业的产物,而终端的落地安装施工又未形成规范的标准和服务链条。

经过两年杂乱无章的发展,我们突然发现,岩板占领多的市场,依然是我们陶瓷行业原本就属于瓷砖的市场。岩板陶瓷要想进军大家居,势必要和定制、家具行业直面竞争,因此,拿什么武器来短兵相接,需要什么样的体系来支撑这场大家居之战,显得尤为关键!

03

如何转型 方为正道

不是所有的陶瓷都是东鹏、鹰牌、蒙娜丽莎,对于大多数主营业务不是很稳定、资金及系统实力不是很突出的大多数陶瓷企业来说,如何往大家居方向逐步转型呢?

首先,企业掌舵人要在思维上转型,抛弃一切自以为是,开始真正的脚踏实地。尊重市场、尊重渠道、尊重用户,如果非要做全岩定制,请在一个全岩展厅里住一个月,再出来说说您的感受。

因此,对于大多数陶企或者岩板生产企业来说,要不紧跟异业行业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花色、工艺、加工性能等属性的岩板,做好一个专业的“布料供应商”。要不就彻头彻尾地转变自己,从发展战略到组织架构,从产品结构到供应链体系,从营销模式到终端帮扶体系,做一个真正的大家居品牌企业。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在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思维意识转型

除上面谈到的要尊重现实和尊重用户外,跳出陶瓷圈,融入泛家居圈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行业内在做什么产品、更关注泛家居异业领域需要什么产品。

(2)企业战略转型

到底是要卖布还是要卖衣服,这个一定要想好。TOB和TOC很难同时做好,两者对组织架构、产品结构和生产体系、供应链系统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当然,对于不差钱的陶企来说,无论是收购还是控股定制家居类中小企业,都比自己去摸索快得多(无论是生产研发,还是终端运营及落地)。

(3)组织架构转型

发展代理商和赋能代理商的组织架构一定要深思熟虑,是涸泽而渔,还是真正和经销商共同成长,将“百年企业”从墙上拿下来,深刻去践行。这些,在企业搭建组织架构及考核体系时就应精密部署。

(4)产品结构转型

对于陶企来说,只有陶瓷产品(岩板)不行,没有也不行,一定要找准陶瓷产品应有的定位。同时,产品开发切记抄袭,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此外,在供应链体系、营销模式等都要依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后,我想以自己在终端市场的两段真实经历来结束这篇文章。

笔者在逛一二线城市里的头部定制及家具品牌的时候,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一是有位经理告诉我岩板是由石头粉压制出来的,而非窑炉烧出来;其二是有位店长说岩板连纹背景墙如果破了其中一片,是没办法补救的。

显然,泛家居圈的共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市场的培育和跨界的理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光靠某个企业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来源:来自来自 陶瓷资讯

13132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