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新明珠蒙娜丽莎集体涨价5%左右;印度陶企也遇“煤荒”

家居圈

深度、有料,给你不一样的家居圈!

近一周来,马可波罗、新明珠、蒙娜丽莎、宏陶等都发出了涨价通知,对部分产品出厂价上调3%~6%,涨价原因直指今年来天然气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攀升。今年以来,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云南、安徽、广东等陶瓷产区已经超过3轮涨价,影响超过100多家陶企。

据马可波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其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平均比重超过30%,能源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平均比重超过20%;东鹏2022年燃气和电力成本增幅近20%,煤炭成本持续增长25%。

据财新报道,年初以来,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煤炭价格高企。4月28日,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在1180-1220元/吨,同比增近50%。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加剧了国际能源紧张局面,国际煤价持续拉涨,这进一步抑制了中国进口。

而世界上另一陶瓷大国——印度,也同样遭遇了“煤荒”。印度能源部5月26日的一份文件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印度煤炭产量都无法满足用煤需求。届时印度陶瓷工业或将遭遇燃煤不足。

出厂价上调3%~6%

一周内四家头部陶企发函涨价

5月23日,宏宇集团旗下的宏陶发布了《关于部分产品调价的通知》,称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瓷片全系列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调升5%,其他产品届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月26日,新明珠集团发布《关于公司产品调价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6月1日起,对瓷片及小地砖产品在2022年开单价的基础上调升约6%。

5月26日,蒙娜丽莎发布《关于蒙娜丽莎品牌部分产品调价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6月1日始对 600*600规格 FKV 系列份古砖、300*600规格瓷片、400*800规格 FKB 系列中板在现有价格基础上调升3-5%,其他产品届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月28日,马可波罗控股发布《关于公司产品调价的通知》,经公司慎重研究决定,对马可波罗部分瓷片及配套地砖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出厂价格在现有价格基础上上调 5%-6%,此价格调整从2022年6月1日开始执行,在此日期之前己批示的开单价不变。

图片

各大陶企齐齐对外宣布要涨价,原因直指今年来天然气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攀升。

新明珠在调价通知中表示,“继去年以来受双碳、减排及限电政策影响,今年建材行业在天然气和原材料等方面的价格大幅继续上涨,导致公司生产经营成本大幅提高,今年尽管公司尽大努力通过降本增效等措施消化与承担了部分成本,但仍无法缓解和承受成本大幅上升的重负。”

马可波罗同样表示,“2022年一开年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之新冠疫情的冲击,各种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而且天然气、煤炭、色料、釉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张幅超过50%,给公司生产成本造成巨大压力”。

原料、燃料占成本的比重超50%

行业今年已经历超3轮涨价

为什么陶企的成本上涨压力那么大?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及能源在瓷砖生产过程中成本占比很大,而包括煤炭、天然气在内的成本均出现了大幅的上涨。

马可波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平均比重超过30%,能源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平均比重超过20%。”

该说明书中还披露了,近3年来马可主要原材料及能源采购价格的变动,可以发现,2021年马可除泥砂料外,其余主要原料、能源价格均在上涨,其中煤的涨幅高,达61.47%,平均价格为1131.75元/吨。

图片

图片

马可波罗表示,“如果未来年度公司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出现波动,将会给公司生产经营及盈利水平带来显著影响,如果出现采购价格大幅上升而公司不能将相关成本及时向下游转移的情况,公司盈利水平将面临显著下降的风险”。

对于天然气、原材料的影响,蒙娜丽莎在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进一步披露,“燃料的上涨对公司的影响很大,去年整年对比2020年燃料上涨影响利润2.5亿元,这是直接对公司利润的冲击,再加上还有大宗原料的上涨,合起来对利润的影响都有4个多亿。”

图片

财报显示,2021年蒙娜丽莎建陶产品营业成本同比上升了56.32%,毛利率下滑5.48%。

东鹏控股也对投资者表示,成本方面,化工、煤炭、燃气影响比较明显,2021年受影响大的是煤炭,整体提升近 60%;2022年燃气和电力增幅近20%,煤炭持续增长25%。

图片

财报显示,2021年东鹏的瓷砖产品营业成本同比上升了15.85%,毛利率下滑3.46%。

涨价已是无奈之举,也有陶企则“无力招架”,只能停窑停产。

2022年开年,广东的开窑率明显低于往年。2月底,有陶企在停窑通知中直言,“由于气价不断暴涨,公司每月严重亏损高达3千万以上。”到了5月,广东产区依旧有不少陶企没有开满窑炉,有知情人士透露,有厂家直接对生产线执行开一半停一半。

图片

对陶瓷人来说,“涨价”这个词2021年已频频出现。今年来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云南、安徽、广东等陶瓷产区已经经历超过3轮涨价,影响超过100多家陶瓷企业。

但行业专家认为,迫于成本压力的产品涨价有可能一窝蜂,但没有实实在在价值与创新支撑,终也可能鸟兽散。

印度、意大利、西班牙…

全球陶瓷行业遭遇相同困境

事实上,中国陶企面临的问题,其他国家陶企也正在遭遇。

回顾今年来陶城君的相关报道,受欧美制裁俄罗斯天然气影响,意大利陶瓷业受到严重冲击。

近段时间,意大利罗马附近一个颇有名气的陶瓷工业生产基地,每家工厂都在为生计而焦虑,他们不仅要承受飙升的天然气价格,还要为随时可能“断气”做坏的心理准备。意大利工业陶瓷协会表示,如果气价保持当前水平,今年意大利产量可能下降30%。

西班牙方面,据西班牙卡斯特利翁当地媒体报道,卡斯特利翁省陶瓷行业正面临空前成本压力,鉴于能源和原材料短缺,当地瓷砖产量已经下降了25%。西班牙釉料协会主席Font de Mora说“我们每天做的件事就是查看天然气的价格,看看我们是否可以无损失地生产。”据了解,近几个月来,西班牙的玻璃料、釉料和陶瓷着色剂制造商已多次上调价格。

此前,有印度产区业内人士对陶城君表示,印度产区天然气价格上涨2.5倍,同时油价高涨,运输成本上升,水泥价格上涨,建筑行业不景气,印度产区近50%的瓷砖生产线因此受到影响。

而近期,印度因为国内电力需求高企、电煤供应紧张。据印度中央电力局统计,截至5月26日,印度国内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为8.07天,远低于24.3天的常规库存水平。印度能源部5月26日的一份文件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印度煤炭产量都无法满足用煤需求。届时印度陶瓷工业或将遭遇燃煤不足。

来源:来自来自 陶城报

16008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