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吃回扣…瓷砖胶行业乱象频出,却要瓷砖厂家“背锅”?

家居圈

深度、有料,给你不一样的家居圈!

因瓷砖胶问题导致工期停滞、瓷砖开裂脱落等案例并不少见。

据媒体报道,去年6月,湖南长沙的朱女士在装修新房时,使用了此前购买的某牌瓷砖胶。第二天开始,发现瓷砖缝隙位置,用手指按下去就出现一个坑,从里面轻轻用手指一抠,就能轻松抠出瓷砖胶来,就像“面粉拌了水,软绵绵,软踏踏的。”后因维权问题,导致工期停滞。

图片

有瓷砖经销商表示,怕自己售出的瓷砖遇到这样的瓷砖胶,因为一旦开裂、脱落,消费者反应是认为瓷砖有质量问题。后,为有问题的瓷砖胶“背锅”。

那么,如何挑选质量好的瓷砖胶呢?一位有20年瓷砖铺贴经验的师傅告诉陶城君,瓷砖胶市场“水很深”,和砂浆水泥的广适用性不同,选择瓷砖胶要看铺贴的环境、温度等。市场上的瓷砖胶品类让人眼花缭乱,靠谱的瓦工师傅会做“破坏性测试”再选择。但是,就算是经验丰富的瓦工师傅,也不敢保证使用哪一款瓷砖胶就不会发生瓷砖开裂或脱落。

换而言之,瓷砖胶进入中国市场这几年,各类标准并没能很好得到完善,进入门槛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货频出、吃回扣……行业、市场依然乱象环生。

瓷砖胶品类、标准众多

适用范畴是个”谜“?

随着瓷砖工艺的不断发展,砂浆水泥已经难以满足玻化瓷砖的铺贴需求,拥有高粘结力、防水、防渗等良好物理性能的瓷砖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瓷砖胶并没能杜绝瓷砖开裂、脱落;相反,因为品类、标准众多,其相应的适用范畴一直是个“谜”。

图片

陶城君查询了相关文件发现,当前市场上的瓷砖胶有三类执行标准:类是国家标准,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5181-2019《预拌砂浆》;第二类是行业标准,2017年发布的中国建材行业标准——JC/T 547-2017《陶瓷砖胶粘剂》;第三类是各种企业标准。

不同执行标准的瓷砖胶其粘性不同,适用的范畴也不同,等级(俗称)分为C0(干湿陶瓷砖粘贴砂浆)、C1(普通型水泥基胶粘剂)、C2(增强型水泥基胶粘剂)……

image.png

然而,无论是国标还是行标,都只规定了瓷砖胶的拉伸粘结强度,没有规定其具体的适用范畴,执行企业标准的则各执一词。换而言之,市面上各类瓷砖胶包装上注明的适用范畴是不同厂家的测试结果,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因此,不同规格、不同吸水率的瓷砖需要选择哪款瓷砖胶,可能存在不同品牌要选择不同等级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透露,各类等级瓷砖胶的适用范畴都是厂家测试的结果,其测试标准如何,消费者不得而知,即使经验丰富的瓦工师傅按照相应的适用范畴购买瓷砖胶铺贴,也有出现过瓷砖开裂、脱落的现象。

价格、质量参差不齐

假冒、吃回扣现象频出

有人认为,“既然瓷砖胶品类繁多,那选择等级高的准没错。”但是,相比于砂浆水泥,瓷砖胶的价格并不便宜,越高等级的瓷砖胶价格越高,这无疑是加重消费者的装修负担。

基于此现象,很多不符合标准但价格低的瓷砖胶充斥市场,其中不乏假冒商标产品。

陶城君此前曾报道过,“日前,广东湛江、广西南宁两地查处了两起假冒注册商标的腻子粉、瓷砖胶案件,涉案金额多达500万元。”此外,一些品牌的瓷砖胶为了凸显价格优势,不去引导消费者选择符合产品应用标准的瓷砖胶,反而用含糊的标识宣传功效,例如:重砖瓷砖胶、大砖瓷砖胶,大板瓷砖胶……低门槛和高额利润面前,总有不良商家铤而走险。

图片

不仅如此,货不对板、吃回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辅材不像瓷砖,业主可能会花很多心思挑选瓷砖的花色、工艺,但对瓷砖胶这样的辅材,大多数业主会听取瓦工师傅的建议做选择。一位20年瓷砖铺贴经验的师傅告诉陶城君,靠谱的瓦工师傅会自己做过测试后推荐业主选择相应的瓷砖胶,但也难以避免遇上不靠谱甚至吃回扣的师傅。

图片

基于以上种种行业和市场乱象,如何选择靠谱又溢价的瓷砖胶似乎成了难题。在假冒、低质量的瓷砖胶面前,瓷砖商家总是难以避免为其“背锅”;此外,相比于以前的普通瓷砖,成本较高的岩板、大板更是增大瓷砖商家的“背锅”风险。此前就有过“业主铺贴万元知名品牌岩板,不到一年出现开裂,因难以归责,认为是瓷砖质量问题”的相关报道。

近年来,不少瓷砖品牌越来越重视瓷砖的交付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施工解决方案,包括瓷砖的密缝、无缝铺贴。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此前表示,“在瓷砖领域真正兼具产品创新价值和系统性门槛的是密缝安装;密缝瓷砖未来可能会成为行业高端品牌的标配。”

在瓷砖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辅材如何不落后、为瓷砖整体效果添砖加瓦,应该是瓷砖品牌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来源:来自来自 陶城报

18512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