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无主灯”的旗号“收智商税”?其实这是个伪命题!

灯具砖家

专注于灯具知识分享与传播!

近期,关于“无主灯”的议论不绝于耳,甚至连一些行业专家和领导都在关注此事。有几个圈内好友善意提醒:谁都可以说“无主灯”,《古镇灯饰报》不能说“无主灯”呀!如果都“无主灯”了,古镇灯饰产业怎么办?看来,对于“无主灯”设计的话题,确实需要进行正面的科学解读,以正视听。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无主灯”?

众所周知,照明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基础照明、局部照明和装饰照明。基础照明指的是顶灯、廊灯(筒灯)等照明范围广、亮度大的灯具,使用频率高达90%,是家庭中的主要照明灯具,又叫做“主照明”———即所谓的“主灯”。局部照明又叫做指向性照明,指的是床头灯、台灯、壁灯、镜前灯等有专门用途的灯具。它的光效特点是亮度大、覆盖范围小、指向性极强。装饰照明指的是灯带、灯饰等为了烘托氛围、好看而用来装饰空间的灯具产品。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无主灯”指的是“无基础照明”,并不是“无装饰照明”。

另外,我们还要搞清楚为什么会有“无主灯”设计?其实,要取代使用频率颇高的“主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灯光设计中,基础照明、局部照明、装饰照明这三种光源的比例为5:3:1。基础照明没有了,就只能用更多的局部照明和装饰照明来弥补。“无主灯”设计的兴起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年轻人对于灯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居家空间设计专业、智能、健康的光环境。其次,“无主灯”设计,比过去千篇一律的基础照明设计更加符合不同的消费者对于舒适、健康、智能的不同理解和要求。第三,相对于已经很成熟、价格透明的传统照明设计而言,“无主灯”无论是灯具、开关、电线铺设还是墙壁吊顶,都要昂贵很多。

因此,更加个性化、更高的收费标准也促使了设计师对于“无主灯”设计趋之若鹜。后,“无主灯”设计对于灯具的色温、亮度以及显色指数等品质要求很高,销售价格和利润是传统灯具的10-100倍。新锐商照企业为了避开与雷士、欧普、三雄极光等传统照明企业的正面竞争,也不得不避开传统照明的“红海”,选择细分领域进行错位发展。

image.png

据调研,目前“无主灯”设计针对的还仅仅是部分高端消费群体,专业做“无主灯”产品的头部企业品牌年销售额也才3个亿,第二梯队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个亿的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都在5000-6000万左右,有的甚至年销售额还不足3000万。无论是相对于年销售额6000亿元的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对于近2000亿元的装饰灯市场来讲,“无主灯”设计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算高。

长远来看,随着国外高端照明品牌和众多国内领袖品牌的强势介入,目标消费群体会进一步分化,消费观念也会慢慢趋于理性。某些打着“无主灯”旗号“收智商税”的品牌,其高昂的产品价格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在当前形势下,其市场空间在短期内也难以有迅速扩展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与其说中高端装饰类灯具品牌是被“无主灯”设计抢去了市场份额,倒不如说是被精装房、电商和现货平台等渠道充斥着的侵权仿冒、劣质低价灯具产品抢去了市场份额。“无主灯”只是消费者对于专业灯光设计的其中一种需求,也是行业从“卖灯”转型升级为“卖光”的其中一个进程选项,仅此而已。

对于并没有去掉基础照明的灯光设计来说,“无主灯”其实是个伪命题!

来源:来自来自古镇灯饰报 古今

13528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