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年家居40人】孙志勇:签约周杰伦,志邦让家变成的城堡
专栏 | 致敬家居人
致敬改革开放40年家居40人孙家郎有志,兴家方定邦。
白手起步时,创意画满纸。
多少浮沉事,扶摇路非直。
今已成标尺,笑藏苦累史。
壹:“走出去”拉近梦想的距离
2019年新年伊始,志邦签下周杰伦作为形象代言人。
从郭晶晶到周杰伦,从橱柜探路者,到创引全屋行业,从合肥一隅的几间厂房,到品牌享誉海外,志邦正逐步展开生活方式的探索。
孙志勇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
也许是年少的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早日“走出去”有所发展,所以在老家学了点木工的手艺,就进城找了份装修公司的工作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
孙志勇很聪明也很好学,在装修公司的打工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绘图和家装设计,在装饰公司7年时间,他一步步往上爬,从木工到班组长,到长工再到施工员,后做到了工程部门经理,这7年他见证了一家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创业初期的艰辛,逐渐走向辉煌,在顶峰时开始了下坡路。
于是,他决定离开装修公司,自己开始创业。
创业初期显然是艰难的,他整天背着书包四处跑市场,找客户,每到一个家庭,就能快速的把厨房设计图画出来。碰到吃午饭的时间,简单的吃点就在餐馆构思、设计图纸。等客户吃完饭,他的厨房设计图也就画完了。孙志勇靠着自己自己一份份充满匠心的设计图纸,慢慢的打开了市场。
想要创业也离不开合伙人的陪伴与支持,许邦顺和孙志勇可谓是“木匠兄弟”,两人合伙创业。
“告诉人家产品的市场情况、未来收益、经营风险等等,有的人因为看了项目的可行性后,同意将钱借给了我。”
就这样,1998年孙志勇与许邦顺靠着借来的 8 万元在安徽合肥租用了500平米的厂房,带领 10 名员工,开起了一家由两人的名字命名了这家企业——志邦厨柜。
孙志勇与许邦顺合影
贰:苦练内功厚积薄发
一开始,志邦就像一些地方企业一样,在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不好不坏的经营着。转眼就到了2003年,走过5个年头的志邦,渐渐开始展露他们的锋芒。
孙志勇发现本地化企业基本都过于满足本地市场,没有做强做大做向全国的想法,所以一开始孙志勇便将眼光定位在全国乃至国际,因此面对已知的困难和未知的挑战,志邦义无反顾的开始了它的探索之路。
家居行业成长时间较短,营销方面并没有完善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作为橱柜行业的新生力量,市场份额更没有优势可言,但是志邦偏偏剑走偏锋,从其他行业汲取经验,在橱柜行业独创了一套“走出去”的营销模式。
孙志勇发现橱柜行业的关注度比较低,消费者只有买的时候才会去关注,而本地化企业大多数一直处于做店等客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主动营销就是好的出路。
通过商战多年的经验以及对橱柜行业的透彻了解,总结出了一套主动营销战略,即店面没有人就去门口,门口没有人就走到店外,走到停车场,停车场再没有人就去小区,走家装渠道还有一些网络,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来接触客户,才能产生成交,而且能产生相互联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志邦用一种主动的进攻战方式,得到了关注。
在不断的历练中,志邦开始逐渐变得成熟起来,独立营销团队等的成立更是为以后全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一场经济危机袭来,全国的经济都陷入了低迷时期,橱柜行业也未能逃脱这场厄运。这对孙志勇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进退两难的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对市场的判断,孙志勇认为志邦的机会来了,他带着志邦逆流而上,危机与希望同在,他认为这正是橱柜行业的机会,其他企业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大刀阔斧建立营销团队主动出击。
在经过了一段艰难时期后,09年的弯道超越让志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房市的回暖,让整个团队士气大增,当年营业额增长了67%,三年十亿,十年百亿的规划也得以提前完成,在默默无闻十多年后,志邦用一鸣惊人的方式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全国品牌,而孙志勇也一夜成名,成为了橱柜行业的一个大“红人”。
叁:重人大于重事
志邦犹如一批黑马冲出市场,得到了市场的关注,能如此异军突起,这也少不了团队的打造。说起孙志勇对团队的管理可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我们的设计师团队一直很稳定,别的企业想挖也挖不走。”孙志勇自信地说。别的企业想挖也挖不走。”孙志勇自信地说。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入户定制设计,定制设计是定制化的核心部分,“无论在团队培养、软件的开发应用,还是针对中国户型的研究上,志邦都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孙志勇对人才如此重视也是因为受到了前任老板的影响。
孙志勇的前任老板善良、正直,做事也有魄力。但因为文革的冲击,他对人不信任,有着极度的不安全感。当年就连老板儿子离职都会遭到批判。
“重人大于重事”对孙志勇影响很深,成为他领导企业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这种创业型公司,没有资本、没有背景,无非就是调动人和发挥人的作用。不管是过去、现在或者是未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志邦永恒的话题。”橱柜行业需要高定制化和高参与度,对于员工和团队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不仅仅需要行业专业度,更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
在风云变幻的橱柜市场,孙志勇执掌着志邦前行的舵盘,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让他的团队富有强大的凝聚力。
2016年6月,志邦厨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志邦股份后,他格外器重设计人员,和创业搭档许邦顺一起拿出部分股份,低价转让给100多位员工,其中一大部分是设计人员。
孙志勇和许顺邦对设计的重视还体现在他们耗时4年多在厂区精心打造的博物馆上,收藏了四千多件与厨房、房屋、生活起居相关的历朝历代徽派文物藏品,无声地述说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从鼎、七星灶、灶王爷等炊具,到砖木十三雕、饼模、套菜馆、雕花门窗等,都散发出古人创造之灵气。这些也都是设计灵感的发源地。
肆:辛勤耕耘就是一场探索
志邦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品牌,能有这样的成绩让很多同行投来羡慕的眼光,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质疑声。有人认为这样太冒险、并不看好他的前景,高速发展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各种压力蜂拥而至,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孙志勇却作出任何回应,凭借多年的经验与潜心研究,他牢牢的掌握着橱柜行业的发展规律,用不断攀升的营业额让志邦成为了橱柜行业中的一匹黑马,也在自己的橱柜人生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至今日,在孙志勇的带领下志邦新已建成现代化生产基地90000平方米,全套引进德国豪迈的专业生产设备,以标准单元产品的设计形成规模化生产,年产橱柜可达90000套。目前,志邦已在全国设立北京、上海、合肥、南京、武汉、无锡八家分公司,全国分设十大区域运营管理中心,加盟连锁1000多家,年产值与综合实力稳居中国橱柜行业前五强之列。从一个小作坊蜕变成今天总资产达23亿元的上市公司,产品从合肥走向全国再走向世界,品牌从默默无闻到登陆“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对于未来的发展,志邦股份将“以整体橱柜为基础、以全屋定制家居为方向”的经营策略,继续坚持务实稳健的发展节奏,立足于华东、华中等原点优势市场,加快华南、西南等区域加密布点,驱动公司定制橱柜、衣柜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
回顾企业的发展之路,孙志勇说,“志邦作为一个地方企业到全国化的集团,08年之后便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个高速发展期,在我们规划的发展阶段是要超过行业群发展速度,甚至更高的速度来发展。
百味交织的人生让孙志勇的脸上多了些岁月的沧桑,但是带不走他内心对橱柜事业的坚定与果敢。回首来时路,其中经历的酸苦辣,创业时的艰辛这一切都只有自己能体会,志邦从无到有,从刚开始的小企业到现在的家喻户晓一路坎坷都是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要用一颗勇敢的心不断的向前,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原创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版权归微家居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微家居小编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号:weijiaju001)
来源:来自
5317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